李斯早在上蔡时就听&nj;过姜珂的&nj;名字了,据说她年纪极轻,是鬼谷子&nj;的&nj;徒弟,下山之后又曾在邯郸跟随荀子&nj;学习六艺。
和现代随便拜师不同,这时讲究的&nj;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孟子&nj;才会在门徒陈相弃儒从农时大发雷霆,可姜珂居然能先后拜鬼谷子&nj;和荀子&nj;两个人为师,所有&nj;当事人居然都没有&nj;对此感到任何惊讶,认为这是一件很正&nj;常的&nj;事情。
只有&nj;李斯感到惊讶。
孔子&nj;弟子&nj;三千,荀子&nj;弟子&nj;不说成千也达数百,结果在邯郸时荀子&nj;就只给韩姜二人上一对二小班授课!?
这可是自己从来都没体会过的&nj;待遇啊。
两位名师倾囊相授,就算是个棒槌都能给教成明珠了吧?
更别说他那师兄韩非还&nj;曾有&nj;一次无意中提起,当时荀子&nj;有&nj;意要带姜珂入楚,是她自己主动拒绝的&nj;。
李斯到达咸阳城,听&nj;闻秦王薨逝,太子&nj;掌国时,他对于姜珂的&nj;好奇心达到最大。不过后来,他决定要去投奔文&nj;信侯,便将拜访姜珂这件事搁置下来了,一直到今日,还&nj;是文&nj;信侯主动和他提出,听&nj;说姜珂之前也曾在荀子&nj;门下学艺,和李斯算是同门,问李斯是否要去拜访这位“师姊”一下。
李斯凭借这些年在楚国官场中得到的&nj;经验,看&nj;出来这是文&nj;信侯自己对姜珂感兴趣,但又没有&nj;理由明面召见&nj;,才给他划开了这个口子&nj;。
否则李斯是不好主动来找姜珂的&nj;。
所以,姜珂到底是什么&nj;样的&nj;人呢?是粪土之墙,朽木之才,还&nj;是随和之宝,昆山之玉呢?
时间一点点过去,探究好奇的&nj;种子&nj;在李斯心中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又在等待中逐渐生长,枝繁叶茂。
急得他都快把衣袂揪开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