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時後,第二個受害者山崎裕光中招,男性,三十八歲,案發地點發生在一條街外的院子內。目前正在醫院昏迷。”
“然後是當日晚上7點,第三個受害者出現,是一個叫做森由紀子的女人。二十九歲,遭遇槍擊,死在瞭一間教堂門口的臺階上。”
“淩晨3點20分,一個叫宗田真的老人心髒病突發,死在瞭傢中,七十八歲,是他的妻子發現報的案。”
“最後是今天清晨,北川圭三,男性,三十二歲,遭遇瞭槍擊和重擊,死在瞭一個診所的臺階上。根據彈道反應對比,和第三個受害者死亡時用的是同一把手槍。”
國木田獨步接連不斷地說道。
到這裡為止,關於受害人的基本陳述才告一段落。
衆人:“……”
所以……這個數量是怎麼回事?
也太誇張瞭吧!
短短48小時之內,就發生瞭五起命案。
谷崎潤一郎看著屏幕上性別各異,年齡跨度廣泛的受害人,感覺窗外的城市都有點不真實瞭。
“炸彈、槍擊、心髒病……兇器毫無關聯,受害者看上去也是隨機挑選出來的,難道我們碰到的是一個隨心的‘縱欲殺手’?”
與謝野晶子挑起眉,猜測地說道。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頭疼瞭。
“現在下結論還太早。”
霧島羽香開口,神色如常地說道,
“通常來說,炸彈和槍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作案手段。”
“前者屬於投彈手,對方一般是不合群的男性,有犯罪行為史。根據統計,他們的犯罪超過百分之五十都是蓄意破壞的産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