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後有什麼打算?職棒?”
讓本來打算繼續敷衍,但他餘光看瞭一眼鳴學長,想著友也前輩畢竟時是鳴的隊友,自己這個時候不透露一點消息,日後鳴說不定會被隊友說句不夠意思,於是他再開口前改變瞭主意。
“準備考試,然後要去美國參加大學的自主招生,為此有很多申請要做,事情還挺多的。”
“你要出國?!”
友也幸助睜大瞭眼睛,這是他完全沒想過的結論,他急切地問道,“你出國讀書不打算打球瞭?你這樣的水平進入職棒肯定能有所作為,去讀書的話要不要再考慮一下?”
讓放下瞭筷子回道:“不是放棄打球,是一邊讀大學一邊打球,我的學習能力還挺強的,隻要得到學校的特許,就可以兼顧學業和事業。”
友也這才反應過來讓要說什麼,“你要去美國打球?但那邊大聯盟可不好進。”
讓點點頭,“應該會先從小聯盟打起,有球隊給我提出瞭保障,打一年小聯盟就把我帶進大聯盟。雖然比起在日本直接就能最高聯賽來說會慢一點,但考慮到那是大聯盟,我覺得也能接受。”
友也幸助不說話瞭。
哪怕他在國內職棒圈內是個名頭響亮的球星,但棒球運動最發達的還是大聯盟,在那裡他的知名度並不高,雖說他如果有意向去大聯盟發展,肯定也會有不少隊伍要他,可比起他在國內的待遇,在國外肯定是不足的。
而且他內心也有憂慮,以自己的能力真的能在大聯盟打出名氣嗎?
這些問題普遍困擾著一些在日本職棒打出成績的球星,在自己一畝三分地很強,出去就不太行,這種情況一旦成為現實,那對選手的個人職業生涯、職業聲譽來說都是不小的打擊。
現在乍然聽到一個高中生要去大聯盟發展,還有球隊承諾瞭隻需要打一年小聯盟的過渡,他心情頓時有些複雜,不過作為前輩,他還是很好給出瞭自己的建議:“如果是你的話,或許真的可以走這條路。直接從美國職棒起步,就不會有那麼多過去的負擔,在那邊的競爭也能讓你更好的成長。”
讓點點頭,“我也差不多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