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赤瑪倫在此刻試圖以贊普為誘餌,發起拼死反擊,才真是有意救他們一救。
她所屬的沒廬氏,也本就和他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一想到這裡,那個方才還覺她在苛待幼童的朝臣當即變瞭口風:“是我等不如王太妃行事果決,先前多有冒犯瞭。”
這些人也隨即將目光落到瞭赤都松贊的臉上,等待著他做出一個決定。
年幼的赤都松贊垂眸沉默瞭片刻,低聲回道:“都聽母親的安排。”
……
從這些朝臣隨後彙報給他的消息中,他的母親雖沒有這個親身上陣的本事,卻好似個天生的統帥之才。
邏些城既是吐蕃反擊的最後陣地,也就勢必既要有嚴防死守,又要能給敵軍一個攻克的希望,以便在希望之後埋藏陷阱,這麼說來,在陳兵設防上的門道不少。
而在武周中軍所在之地到邏些城下的這數百裡之地,吐蕃兵馬既要保全實力以備反擊之戰,又不能讓敵軍發覺他們有意引人入套,在排兵佈陣之上更要講究。
而這些,都在短短數日之內,隨著赤瑪倫的軍令下達,變成瞭落到實處的變化。
相比於那些直接便想要投敵或者逃亡的臣子,這位臨危受命的吐蕃王太妃無疑是詮釋瞭何為能臣。
可另一面的武周大軍,既有本地藏民的呼喝響應,又有那兩路側翼大軍的聲援策應,在徹底掀起進攻的浪潮後,便仿佛再不能被任何東西所阻攔。他們來勢洶洶,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