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她在意的,也不是被她屢次提及的吐蕃制度問題,而是她在末尾提到的一句話。
“孤欲與沒廬氏赤瑪倫會戰於此,一決勝負。”
不是沒廬氏太妃,不是芒松芒贊死後的攝政太妃,而是用的她自己的名字,作為這出戰書的接收之人。
無論對方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她已抵達此地,赤瑪倫都難以遏制地在看到這一行字的剎那,隻覺一抹沸騰的情緒跳躍在眼前,昭示著它無與倫比的存在感。
“替我研墨,我要親自回應這封戰書。”
……
這封裝載著吐蕃死戰不退意願的回信,很快被送到瞭城關之下的武周使者手中,又由她帶回到瞭距離此地數裡之外的武周軍營,擺在瞭武清月的面前。
不錯,武清月此刻已將軍隊往前推進到瞭雪嶺山前,而非此前剛入藏原之時的屯兵之地。
在欽陵贊卓出兵小勃律、信誠和尚在大勃律掀起兵變的時候,武清月也一點都沒有閑著。
再加上吐蕃以王太後為首的兵馬自邏些城出兵前線,合計一算,到如今已有將近兩月的時間。
兩個月。
足夠讓那些隨軍出征的士卒適應藏原之上的氣候,足夠那些後續自中原腹地運來的物資跟上她們的腳步,也足夠武清月將西藏都護府、西海都護府的駐兵和藏民,以及東女國、吐谷渾援兵都給一並統禦在手下。
以極為有序的方式推進而前,愈發有瞭強兵排浪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