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隻要直接讓損失最小化,也就夠瞭。
見在場衆人沒有一個提出瞭反對的想法,赤瑪倫當即以更為正式的口吻下達瞭指令:“讓人即刻帶兵前往,我不想聽到那邊還有什麼多餘的消息。”
被指派前去的韋氏將領不敢耽擱,啓程而去。
該當慶幸的是,當他率領騎兵奔行過境,抵達大小勃律邊境的時候,欽陵贊卓所統的兵馬還未來到這裡,而是正與小勃律召集起來的士卒交戰於坦駒嶺上。
按照前哨士卒傳來的消息,欽陵贊卓已突破瞭坦駒嶺北坡,但受限於南坡比之北坡更為陡峭的緣故,這個向下的俯沖進攻遭到瞭阻礙。
“我往前線打探的時候聽說,他帶的兵卒中有不少拂菻國的士卒,覺得這條下山的路根本不是人走的,加上阿弩越城之中士卒不斷調派前來,連日死傷不少,士氣大減,昨日都沒發起進攻瞭。將軍,我們要不要……”
帶兵的將領朝著斥候看瞭一眼,聽出瞭他的潛臺詞。
既然欽陵贊卓並未攻破阿弩越城,拿下小勃律,可見他的帶兵來襲雖是出人意外,但還遠遠不到勢如破竹的地步。
既然如此,他們也完全可以不必嚴格遵從王太妃的詔令,幹脆憑借著此次調兵,給欽陵贊卓一個“驚喜”!
若能將這個威脅直接解決在小勃律境內,對於吐蕃的士氣回升,必定有著更為顯著的作用。
這個斥候便是這般想的。
可下一刻,他就被韋將軍瞪瞭一眼:“君令在前,豈敢不從。我韋氏能在藏巴立足,是憑借著什麼,難道你忘瞭不成。”
他們可不想做第二個噶爾傢族。
放棄這個插手小勃律戰事的機會,或許真如這斥候所說,會讓他錯過一份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