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緩緩開口道:“宗仁,我們先分析一下那路特殊的敵人。”
婁師德自年少之時就有才思敏捷的美譽,狄仁傑在並州任職期間就已展現出瞭在評判政務卷宗之時的眼力,現在既然必須要救,那麼他們就必須謀定而後動,絕不能草率行事。
“你在揚州任職期間,參與過平定當地的流民山匪叛亂,論起軍事這方面我不及你,但我們姑且不從軍事上來分析。”狄仁傑的目光沉靜而犀利,“我們來看人心。”
他問道:“從太子和高將軍為何會分開,又各自落入困境來說,這是由誰促成的?”
狄仁傑這個重點抓得相當要緊。
被高侃派遣出來的信使,本就是軍營之中的高層軍官,也是高侃認為最不可能直接叛逃的人,將高侃自領兵與太子會合到和鐵勒兩軍對峙的情況都能說得很清楚。
也自然能被聰慧之人察覺蛛絲馬跡。
婁師德頓時目光一凜:“阿史德元珍。”
他的表現太刻意瞭。
一個理智而才學出衆的人,還是一個對於邊境情況瞭如指掌的人,根本不可能因為太子決定瞭找人,就對他懷有多麼深厚的敬佩尊重。與其說是他選擇瞭為太子效力,還不如說,是太子成為瞭他的獵物。
但很可惜,高侃本身的長處在臨陣交戰,不在這種人事變動上的品評分析,便沒留意到這個特殊的信號。
此人也隻抓住瞭這倉促之間的時機做事,根本沒打算拉長戰線,便也無所謂這等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