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微不可見地扯瞭扯唇角。
這話若是冠冕堂皇地說,自然是沒有錯的,但問題早在十年前就浮現瞭,又怎會是李治說得輕巧。
現如今的大唐府兵,可未必能如李治所想的那樣隻知朝廷不知將領,誰更能帶他們打勝仗,讓他們免於連續一兩年的滿場戍邊,他們再清楚不過。
還有說到那朝廷的財政支出,武媚娘便忍不住想到瞭祚榮的那份答卷。
“藏富於民”和府兵制之下諸多兵戶的財力崩塌,顯然是背道而馳的東西。
但今時今日,她又何必將這些東西全部掰開來解釋個清楚,甚至還有可能得到李治的反駁。
隻要能夠達成自己前來的目的就好瞭。
“所以我也沒想將其推行於天下,而是考慮邊境的問題。”她指瞭指郭元振在答卷中所說的話,“正如此子所寫,疆域擴張後動輒上百天的兵役,既不能讓府兵因為攻掠新地而得到足夠的嘉獎,又必須自己承擔巨額開支,這些府兵是人而不是木頭,經年累月下來,誰願意為國而戰?”
“陛下說不希望這些府兵隻知將領不知朝廷,可別忘瞭,他們的對手卻是全民皆兵的遊牧族群,在首領的帶頭之下更有一番勇武。”
李治的面色嚴肅瞭起來,就聽武媚娘發問:“安西都護動輒出現的州郡易主已經證明瞭一點,這些疲敝的府兵就算有城池的保護,也很難應付對方的進攻。如此說來,陛下到底是希望在邊境有變的情況下再派出新一批府兵應戰,還是幹脆防患於未然呢?”
他擡頭問道:“那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