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页

[武周]问鼎 千里江风 1009 字 1个月前

對外宣稱讓珠英學士修編的《三教珠英》也並不僅僅是一本文史之書,還有其政治意義。

或許在修編文書之餘,還會需要她們如同天皇陛下的禦前待詔一般,去處理其他的問題。

所以每一個時務策問題都是有的放矢。

那麼她在哪一個問題上最能表現出自己的優勢所在呢?

或許,能夠言之有物的,也隻有第四個問題。

那是一個兩問合並,出自太平公主的教習老師鄭紜之手。

前半句問的是,《史記》寫漢武帝,書中多有諷刺的意思,在漢代之時,對其的評價大多說它是謗書,比如東漢王允殺瞭蔡邕的時候,就說,“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所以王允也不能留著蔡邕,讓他的筆有機會寫下第二本謗書。修編史書的人寫出一本“謗書”,是應當的嗎?

而後半句則問,《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與《史記》相比,存在哪些不同之處。

顏真定年紀雖然不大,但通行於世的史書,她因傢傳的緣故,已有十多年的通讀精讀歷史,對於史記的爭論她更是多有耳聞。

前漢之時,礙於漢武威儀,對於史記多是批駁遠遠多於褒獎,到瞭今朝,則顯然能以更為客觀的方式看待。

隻不過,修國史之事實在像是個燙手山芋。

司馬遷有寫《史記》發於情的控訴,當朝的許敬宗又何嘗不是被指控對史料有所刪改。

若要評點、甚至是參與到這樣的事情中,她無疑需要莫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