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今看來,大都護自稱對這些東西隻知其表,有些想法卻當真是高瞻遠矚。”
馬長曦說到這裡的時候,一雙眼睛透過水晶鏡片朝著她看來,怎麼看都有種讓人不容忽視的狂熱。
李清月都覺得有點臉熱,努力轉移瞭話題:“幸好有足夠的實踐機會讓他調整配方。先有遼東開礦後有封禪修路,又有和吐蕃作戰……”
她忽然停在瞭當場。
因為此物之後要被澄心帶上,欽陵贊卓也同在出行的隊列之中,這最後一句話說出來多少有點掀人瘡疤的意思。
馬長曦卻已將全部的心神都投入到瞭面前的行當之中,並未留意到李清月這短暫的停頓。
“不錯,這東西有瞭改良長進,後頭的事情就都好辦瞭!”
對於頭一次見到此物的唐璿和欽陵贊卓來說,他們完全不能理解,為何馬長曦在將那隻竹制的鳥形物件拿出來,居然需要如此的慎重,還需要放在停靠於湖泊的戰船上。
但就算是再如何對其一無所知,他們也不難察覺到,馬長曦起先還有幾分的行動如風,在現在已變成瞭輕手輕腳。
在將三隻竹制大鳥分別搭載在船頭“鐵架”之上的時候,她的面色更是完全沉靜瞭下來,謹慎嚴肅得與之前形成瞭天壤之別。
在完成瞭一系列的角度觀測和調試後,她才終於往後退瞭一步,自一旁取過瞭火折子。
“都後退些吧。”李清月的突然出聲讓跟隨衆人都緊跟上瞭她的動作。
欽陵贊卓也這才註意到,在那三隻大鳥之下,都垂墜著交錯的繩子,正是用於點火的引線……
想到李清月方才說的那句“和吐蕃作戰”,他陡然心中一驚,浮現出瞭一個連他都不敢確定的猜測。
然而眼前的畫面根本不給他以一點多加思考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