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像郭待封在從征高麗之時所拿出的表現一般,以這等方式躋身上流的仕宦之後,根本無法成為大唐的棟梁之才。
這讓人不得不去想,將領與官員之中已少有隋末的群星璀璨,是不是也正是因為,到瞭方今時局之中,比起能夠安邦定國的能力,傢世背景已經成為瞭其中太過重要的品評條件。
“不,我沒有說這個糊名的建議不當提出……”李治目光凝重地看向手中的這份諫言,其中改辟立新的決絕愈重。
做,這件事必須要做!
但這辦事的方法,卻該當由他來定。
“我明日便召起朝堂議會……”
“陛下,”他剛一開口,武媚娘就打斷瞭他的話。
李治擡眸,對上瞭武媚娘頗為關切的目光,“您真的已經做好,和世傢名門完全割席的準備瞭嗎?”
這話一出,他的聲音當即停在瞭喉嚨口,也讓他的眼神閃爍瞭一剎。
是啊,他被和早年間一脈相承的想法驅策,站在瞭這個決定的支持者一方,但他真的完全做好這個準備瞭嗎?
這個決定看似隻是給科舉提供瞭一個更為公平的環境,卻無疑會是揮向世傢的一刀。若這把沒有刀柄的刀直接握在皇帝的手裡,誰也無法確定,這些自詡有資格推動潮流的世傢,到底會不會將所有的不甘直指李唐根基而來,也讓其反過來先一步紮得他滿手創傷。
武媚娘繼續發問:“若是朝臣在堂上意圖駁回此舉,您也做好如同安定一般辯倒群臣的準備瞭嗎?”
李治皺瞭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