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页

[武周]问鼎 千里江风 1002 字 1个月前

李元軌顯然不符合前兩條,至於這第三條……

當他剛要作答的那一刻,他忽然意識到,端坐於上首的天皇看向他的目光裡隱有幾分不快。

或者更為準確的說,那是一種審視的目光,想要評判出他在駁斥文成公主出任西藏都護長史的同時是否別有私心。

李元軌的後背頓時沁出瞭一層冷汗。

糟瞭!他光顧著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而覺憤慨,更覺文成公主一個女人根本不應該坐到這樣的位置上,卻忘記瞭西藏都護的位置實在太過微妙,若是……若是由一個尋常身份的親王出任,難保不會讓這都護府變成一方邊陲封地。

以當今這位陛下對於朝臣和宗室的平衡本事,絕不會允許有人如此行事。

他雖然身在長安之時能常得陛下召見,在外人看來還能算是陛下厚愛有加,將軍國大事向他咨詢,但這其中到底有幾分是真正的器重,李元軌不會看不出來。

這個西藏都護府長史的位置,就算不落在文成公主的頭上,也絕無可能歸他所有!

在意識到這一點的下一刻,李元軌連忙改口道:“我已年過五旬,像是藏原之上這樣的地方貿然涉足,隻怕會落個客死他鄉的結果,豈敢在此請戰。我的意思是,若要遴選都護駐軍地長史,左威衛將軍如何?”

左威衛將軍這個職位,按照大唐劃定的規則應當會有兩人,但今日同在朝堂之上的隻有一位,正是初唐名將郭孝恪之子,在顯慶四年進士及第,隨後走武功仕途升遷。

他的父親曾經隨同彼時仍是秦王的李世民固守虎牢,先後擔任過涼州都督、安西都護,最終在隨同阿史那社爾進攻龜茲之時以身殉國。

也正因為如此,郭待封此人如同大多數亡故將領的後人一般,在升遷上多得李治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