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页

[武周]问鼎 千里江风 977 字 1个月前

李清月扯瞭扯嘴角,“李相應該還記得,泰山封禪之後,天皇傳詔各州,令各州新增寺廟道觀,各自度化七人,為李唐基業祈福,是七人而不是七十人、七百人,甚至七千人。”

“若是府兵之中多出這等人數,我能即刻帶著他們往邊境走一趟,再為我大唐建立功勛。這等陽奉陰違之舉,你這吏部選出的朝集使不曾上奏,在災年之前解決,現在怪起旁人以雷霆手段將其一網打盡,是何道理啊?”

“還有!你若還要例舉某某之過,必定要說,他還將當地富戶缺漏上繳的稅錢不經上報,直接用於糧草采購,那我也要同你說道說道。”

“若非他先將徐州刺史僅存不多用於妝點門面的金銀都給盡數融瞭,也覺不夠,何必做出此等舉動。”

“我倒是想要問問你,在此等窘迫處境之下,他是該當以大唐官員楷模榜樣,號召當地在無有名望獎勵的情況下主動募捐,還是該當持我寶劍,調度當地府兵,直接大肆搶掠?不,真要如此的話,我看你今日的指控,便應該是請求天皇處斬劉仁軌瞭!”

李清月這劈頭蓋臉的一番話說到此,已越顯激烈鏗鏘,“李相若覺自己有此高招,能以德行感化,讓人等待朝廷施恩,而非應變時局從中自救,為何不在此地,向天皇請求巡撫江南道嶺南道。料來你也不怵前往更為蠻荒動亂之地,為某某做個表率!”

“我……”李敬玄卡殼在瞭當場。

他如何膽敢向陛下提出這樣的請願。

他自己有多少本事,他還是再清楚不過的。他長於記憶,就算是數千上萬的官員信息存放在腦海中,也並不會將其記錯,甚至還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位置。

這才是為何他能夠坐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也因為陛下的重用,位列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宰相之一。

可若是真要讓他前往南方賑災,恐怕他是真不知道該當從何做起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