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沒將“肅清風氣”四個大字給貼在徐州州府的門前。
但這所謂的“臨時應變,地方決斷”到底應該以何為標準,顯然得有個定論!
就在當日,劉仁軌也有一封奏書抵達瞭長安。
在這封信中,他又站在瞭另外一個角度解釋瞭他的所作所為。
他說,他所經過的各州之中,平庸保守、按部就班辦事的占多,唯獨徐州,是當地豪強壓制住瞭官員辦事。
所以他想冒險一試,若是災情當頭,官員能不管上書獲得批複的往來時間,直接抓住要害快速清掃局面,到底能帶來多大的改變。
事實證明,隻要官員膽敢堅信自己所做之事能在事後一五一十地上表朝廷,也膽敢無視當地勢力的盤根錯節,便能一鼓作氣地挽回搖搖欲墜的民心,讓更多人平安度過這個冬天。
他劉仁軌此次違背法令辦事確有不妥,也願意在隨後返京接受律法制裁,但希望陛下酌情考慮,在災情期間準許當地官員在地方搶險上,做出有針對性的舉措,可在必要之時先斬後奏。
此外,朝廷不僅該當給予官員一定的自主權,還應當對民間的災害自救設立一套完整的體系,並對願意參與賑災的百姓團體和富戶給出褒獎制度。
隻要中央大權不失,整體把控局勢的力量穩固,地方救災的活躍並非是在做出冒犯,而是令大唐境內的大災能以更快的速度翻篇。
當然,人命關天,再派遣他人接替巡查,恐怕耽誤時間,請求陛下準允,等到他將河南道各州各縣全部走訪完畢後,再回長安來接受問責。
反正他都活到這個歲數瞭,到時候提頭來見也不算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