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天下未來終究還是要看你們這些年輕人的,但你這麼刺激劉相,是不是也太不給他面子瞭?”
李勣話是這樣說沒錯,李清月卻分明聽得出來,他話中並無多少責怪的意思。
“您就當是我這個年輕人在整頓官場好瞭。”李清月忽然嚴肅瞭幾分語氣答道,“光是一場泰山之行,便能引發這樣多的閑言碎語,可見這大唐官場之上拋出一個目標的時候,到底能有多少方勢力在這裡彼此拉鋸,但我起碼希望,當這個目標是對外征戰的時候,誰也別想在後面拖我的後腿。”
那就從這場泰山封禪開始,一步步表明她們母女絕不讓步的態度吧。
“且看明日吧。”
英國公忽然覺得,被她說出的這句“且看明日”,或許是在指代這明日開始的封禪典禮,又或許是在指代著——
大唐的明日?
……
在這抵達泰山的頭一日,除卻登山祈福的道士之外,同文寺以及司禮官員都已快速地進入瞭工作的狀態。
就算是郝處俊這等起先還為皇後不應亞獻而廢話實多的傢夥,也必須打起精神,將明日先要用到的山下祭壇、祭禮配享,分發於官員和使者的玉牒,陛下所用玉策,還有那些金匱、方石都給一一查驗完畢。
他甚至應該感謝,皇後手底下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已對隨行衆人的禮服形制都重新做過瞭一番校對,省瞭他們大半的工夫,而以閻立本為首的將作官員,則對石碑石闕、告至壇、土封、距石等物完成瞭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