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無虛士,果然如此。
好在這天羅地網,終究還是到瞭收束之時。
他沒能走得掉。
但在李清月對祿東贊給予絕高評價的同時,祿東贊又何嘗不是對這位大唐的將領敬佩有加。
縱然對方的年齡好像還並不支持她做出正面與敵軍抗衡的行動,但當她出現在這裡,將他攔截在距離求活機遇一步之遙的地方,這全盤謀劃之中她到底出瞭多少力,好像已不必多言瞭。
祿東贊慢慢伸手,理順瞭鬢邊因為逃亡與戰鬥變得淩亂的頭發,也學著李清月的口吻回問:“那我是應該說,有幸一見覆滅高麗的安定公主,還是該問,為何您打定瞭主意殺我?”
李字軍旗與對方特殊的身形樣貌,終於解釋瞭祿東贊在沿路逃亡中的疑惑:大唐派遣出的將領到底是什麼人。
在獲知這個答案的時候,祿東贊心中一瞬間閃過的念頭不是“居然是她”,而是“他果然還是輸在瞭小看大唐”。
吐蕃對於鄰居的關註其實並不小。
他們有圖謀兵進中原的野心,便必須對大唐在四方戰事之中的結果格外關註。
此前因為大唐意圖先解決東路的隱患而放棄支援吐谷渾,祿東贊還笑話過對方的短視。
可他想不到,正是大唐的這對帝後將謀劃人心的手腕對子女言傳身教,正是那東路的戰事對一位天資縱橫的將領起到瞭磨煉實戰的效果,以至於這位確實領有滅國之功、而非有幸沾瞭蘇定方之光的唐軍新秀,在今日變成瞭對他索命之人!
也好,這樣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