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祿東贊真要順著這條路逃竄,他們兩方還能更早一點碰面,但此刻,在這個吐谷渾的邊界之地,他得到慕容忠報信攔截在前,也為時不晚!
黑齒常之若論箭術不及薛仁貴,可在這等領兵突進之時,他卻自有一種極具感染力的勇猛,甚至讓他對面的吐蕃騎兵感到瞭幾分恐懼。
不怪他們如此。
自西傾山一敗到逃亡至今,已又過去瞭四五日的時間。
雖說他們沿途之間有在吐谷渾境內掠奪補給,但相比於遠途跋涉所需,依然是少瞭。而每日奔行速度過快,確實是將他們的敵人給甩在瞭身後,卻也讓他們的戰馬完全處在瞭超負荷的狀態。
當祿東贊的多年親衛舉刀扛起黑齒常之的淩空劈斬之時,竟隻來得及喊出一句“大相先走”,便已被一陣摧枯拉朽之力迎面而來。
旋即已是身首分離。
隻能說,他攔住的這須臾,對於祿東贊來說或許已是夠瞭。
他早年間也是戎馬起傢,或許也是這身處絕境之時,讓他始終不敢松懈半步,更不敢被這疲憊給壓倒,讓他得以持刀跟上瞭開路親衛的腳步,拼著險些喪命的危機殺出瞭一條血路。
然而他身邊已沒有瞭那麼多的親隨,也就讓黑齒常之始終窮追不舍在後。
這樣頑固而迅猛的追擊攔截,讓本想北上的祿東贊不得不選擇折向西面而行,試試能否在烏海或者柏海處遇上零散的吐蕃駐兵,再將黑齒常之阻攔上一陣,為自己贏得喘息之機。
然而他的前方出現的,卻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吐蕃兵馬,而是……
而是一路在收到瞭哨騎探報後緩緩壓境的——
李唐兵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