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瞭祿東贊的這句回應,芒邦氏大喜,哪裡還敢再在這位吐蕃大相的面前惹他不快,連忙轉身就走。
卻不曾看到,在他離開後,祿東贊的面色霎時間更加陰沉瞭下去,轉頭便朝隨從問道:“他說的那兩萬吐蕃援兵是什麼情況?”
他們這裡哪裡有四萬多的兵馬。
就算白蘭羌新到瞭四千多人,合計也不過在三萬之數,其中真正屬於吐蕃的精銳還隻有一萬多人,也是祿東贊自信能隨意指揮調度的。
若非這幾年間與吐谷渾的拉鋸戰讓吐蕃損失不小,這個人數本該更多才對。
可這三年之間的損耗以萬為計,饒是吐蕃這十餘年中積累頗豐,也沒能改變這個結果。
他像是想到瞭什麼一般,又朝著部從問道:“還有,我讓你們留心於唐軍動向,為何這消息居然是白蘭羌的人先帶瞭過來!”
下屬面色有些難看,“往那頭去的斥候都沒能回來,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有什麼眼觀六路的法子,將我們的人都給攔下來瞭。”
“我不想聽到這樣的借口。”祿東贊怒道:“現在人都到百裡近前瞭,你才跟我說這個有什麼用!還不去問問到底是什麼情況。”
倒也不必專程前去打聽,隨便讓人往營地裡轉一圈就能聽到那頭的情況瞭。
在白蘭羌援軍的口中,那兩萬人駐軍的營地遠看便覺軍容齊整,旗幟鮮明,還有個身量尤其之高的武將,不知道是吐蕃大相藏瞭多久的殺手鐧……
但祿東贊卻越聽,越是眉目緊鎖。
他令人以快馬往返窺探,還更進一步證明瞭這個事實。
祿東贊都要被氣笑瞭。
唐軍若是直接來襲,他還好應對,甚至他將援軍喪命河谷的消息壓下去,就是為瞭見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