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他順著李清月那番威脅和友好商量的話,給出一個再正確不過的反饋。
但事情還沒結束。
金法敏朝著金庾信繼續問道:“那你覺得,她的後半段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這封送到他面前的信上,除掉關於李清月在遼東的封地,以及關於北漢山城的安排之外,她還提到瞭一件事。
她說,新羅自兩位女王執政時期便開始與大唐締結盟好,到如今也有十年有餘瞭。
時間是最能考驗邦交的東西,在這方面新羅顯然做得很好。
多餘的誇獎以她的身份不適合多說,但她可以為新羅指示一條明路。
看到那個隔海相對的倭國瞭嗎?請新羅一定要多留神於對方的動向。
百濟被大唐所攻滅的時候,倭國與其說是因為和百濟之間的姻親關系才悍然發兵,倒不如說,他們是出於日漸膨脹的野心才想要借機擴張。
隻不過是因為彼時他們的女大君病逝於途中,又有唐軍快速攻破高麗給他們帶來瞭震懾效果,才讓他們被迫屈服,放棄瞭這個計劃。
可唐軍是不會被其蒙蔽過去的。
一旦倭國在行事上有所不妥,讓唐軍找到瓦解對方軍事勢力的機會,必定會毫不留情地出手。
隻是,此地並不與中原大地相連,不便管理,說不定就是新羅能從中牟利的機會瞭。
這話說得不是一般的體面而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