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哪怕太子依然年少,甚至以其十一歲的年紀,還該當算是年幼,但對比公主的雷厲風行作風,還是過於溫和瞭。
他需要一位足夠強勢的親人成為他的助力,以防再度出現臣子權柄壓過君王的情況。
可當李清月娓娓道來隨後的種種,將朝堂博弈、邊境風雲以及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都以一種統籌萬象的語氣說出的那一刻——
誰能隻將她當做一個臣子呢?
第138章
劉仁軌很難不在眼見學生“指點江山”之時, 生出一個悖逆的想法。
倘若她是太子,那麼如今的很多問題也就不複存在瞭。
四方將領固然還是外族之人占據多數,在上頭有一位更為強勢的李唐將領, 甚至是繼承人之時,必定無法掀起什麼風浪。
就算陛下當真因體弱而出事,有朝堂重臣意圖效仿當年長孫無忌舊事, 以公主這等能從三歲問出“長安之所需”的脾性,顯然不可能讓旁人從她手中搶占到便宜。
野心與責任心, 在公主平定百濟、高麗的途中也都能令人看個分明。
而這些,恰恰是身居上位者所必需的東西。
但很可惜, 她並不是。
隻能說, 好在她並非皇子,總不至於鬧到玄武門之變的地步。
見李清月目光疑惑地朝著他看過來,劉仁軌連忙收回瞭種種不當的想法, “你方才最後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