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打算隻種北方常見的粟米和小麥。
對於漢中來說,從原本的良田荒廢到兩年三熟,已經是邁進腳步瞭,再過激的話,難免會引發當地民衆的不滿。
可泊汋城是她的封地,當地的百姓又是剛被大唐納入境內的高麗百姓,那麼給她發揮的餘地就大得多瞭。
唐代相對溫暖的氣候,和在漁獵文化之下幾乎沒得到開發的黑土地,讓她在封地到手的那一刻當即意識到——
她可以種東北大米瞭!
所以在從年初從李治這裡得到瞭準信後,她便即刻讓人往江南道去采購水稻良種。
李清月繼續盤算道:“再說瞭,姚元崇還有那個不知道名字的龐傢姑娘雖是被征為伴讀,但我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總得先讓他們將父親的喪儀和傢中其他事務都給處理完畢。就姑且也給他們算上三個月。”
所以怎麼算下來,結果都是一樣的。
她下一次出門,肯定要等到三四月瞭,也正好趕上東北的四月播種,簡直完美。
人手,良種,以及後備的人才統統就位!
“對瞭,還有還有……”
“海州那邊,我讓盧升之幫我尋訪人才,若那人真是可用之才,也得要一點用來說服的時間。”
“此外,我在離開熊津大都督府的時候也跟老師交代過,如果可以的話,在當地慢慢開始打造海船,數量不需要多,隻需要能往返於熊津和中原沿海就行瞭。估計在三四月裡也能完工。”
因為這部分船隻不是軍隊所用,而更像是商船,李清月沒法向沿海水軍借調,還是得自己來折騰。
好在數量不多,以熊津大都督府的銀錢存貨能負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