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此前等同於在談論朝政要務的情況,可說是大為不同。
李治的神情中不免少瞭幾分壓力, 答道:“就算媚娘不說,此事我也記得。”
不過,隨同那份軍情而來的還有阿菟的一封信。
在信中除瞭照例問候父母雙親之外, 還說道:若是阿耶準允他們班師,在途經河南道的時候希望能給她幾日的時間, 對這些同行士卒的軍功進行一番確認。
李治看到這句就道:“不知道經過這樣的一番耽擱,她還能不能趕上過年。”
武媚娘接道:“但對阿菟來說, 有始有終才更重要, 我也希望她有這樣的品性。”
在她自立政殿折返回到延嘉殿後,她看著另外單獨的一封信又忍不住彎起瞭唇角。
她何止是因為女兒才華縱橫卻又胸襟廣闊而覺驕傲,更因為她這一份常人難以企及的戰功!
陛下會因不知該當如何封賞這樣的功勞而覺頭疼, 她卻不必。
沒人要求皇後不能為女兒征戰立功而高興。
她一面覺得女兒總以這樣的方式涉險而覺憂慮,一面又何嘗不感到榮幸, 她有一個何其出色的孩子!
上一次的熊津大都督之事,她便已經意識到, 女兒能拿出這樣的成績是在昭告世人,有些事情不過是此前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做,而非女子做不到。
那麼這一次,她也合該為女兒再多爭取到一點利益!
她也絕不願意看到,這場滅國之戰會是女兒表現她能力的曇花一現機會。
更希望, 這僅僅是一個開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