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聽聞瞭這個消息後他當即意識到,或許對他來說最合適的選擇,確實是守城。
好在淵蓋蘇文對於自己下屬有多少本事沒抱太大的期待。
如果說海州長池城是為瞭監督海上防線,冬比忽城是為瞭督守虎飛嶺,那麼七重城就是為瞭盡最大可能將敵人攔截在七重河以南。
所以給此地增派的兵力也是三城之中最多的。
在驟聞來人數量的驚愕之餘,惱音信也很快意識到,他手底下的兵力其實足夠做出防守。
不僅能守得住城,也能守得住河!
不過讓他沒料到的是,當那三萬人抵達七重城下,甚至由他的老對手金庾信帶領士卒發起進攻的同時,大批艨艟也在同時開赴漢江與七重河的交界。
意圖趁著他們在分心於另外兩路的進攻之時,朝著臨水的兩路城墻發起進攻!
要不是他有先見之明,擔心南路有猛將帶領,想直接奮勇過河,早在河對面紮起瞭一部分營寨,又在水中浮島設立瞭數十架強弩,他毫不懷疑,這些艨艟能直接越過七重河去。
就算這一批人的數量還不足以進攻王都,也起碼能在對岸為這頭的大軍做個策應。
到時候,他這座堅城和臨近的水寨所能起到的作用,就要大大削減瞭。
所幸,現在的優勢還在他這邊!
這場比起強攻更像是兩方試探的交戰一直從下午持續到夜幕降臨。
夜半之時,大唐、新羅和百濟的聯軍又發起瞭一次水路突圍的嘗試,可惜被攔截瞭回去。
第二日的淩晨,在兩方都還在疲憊之時,以金庾信為首的新羅士卒又發起瞭一次攻城戰。
這一番交戰,以新羅士卒傷亡瞭三百餘人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