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毅然拒絕瞭兒子意圖統兵,讓他這個六十老將待在後軍的想法。
因為任雅相的病逝,已讓他愈發清楚地看到瞭,何為時不我待。
這場渡河之戰交手的那一刻,龐孝泰也一點沒讓蘇定方失望。
哪怕高麗反擊的兵馬好像要比此前遇到的更為精銳,但在自有一番特殊作戰方式的嶺南水師面前,依然像是前仆後繼來送死的。
這份反擊力量的增強,也好像隻是高麗人做出的垂死掙紮。
船隻如梭,沖破瞭敵軍的鎖鏈橫江。
接連有高麗人摔進瞭冰冷的江水之中,而後再也沒能浮起來。
龐孝泰緊握手中長刀,明明身在河上,卻好像在雙眸之中倒映著烈火,直接跳到瞭對方的船上,一把將刀砍在瞭那守河將領的脖子上。
若以這剎那間的發力,誰又能看得出他其實是個老將。
與此同時,和他一並參戰的幾個兒子,就像是他最稱職的副手,相繼下達瞭弓兵齊射的號令。
當唐軍的第一艘船隻抵達對岸的那一刻,衆多嶺南水師發出瞭一聲驚天的吶喊,齊齊朝著潰敗的高麗兵馬繼續發起進攻。
但龐孝泰未曾發現,在這批相對精銳的高麗水師抵達蛇水與他相抗的時候,遠處的山城之中並非兵力空虛,而是早已到瞭另外一支足有三萬多人的兵馬。
那統兵之人,正是高麗國中的頭號人物。
淵蓋蘇文冷冷地看著這一路鋒芒過盛的唐軍,眼看這對方之中的前軍千人在渡河之後依然不曾停下,繼續奮勇殺敵,意圖深入前線奪取蛇水之南的這座塢堡,終於擡手,下達瞭進攻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