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武周]问鼎 千里江风 1006 字 1个月前

若說金春秋這個“真骨”還能商榷一下的話,金法敏本人就是完全不符合瞭,因為他的母親來自被新羅滅國的金官伽倻,同樣隻能屬於“真骨”。

好在有他父親這個真骨繼位的先例在,兵權又在他和舅舅金庾信的手中,也沒有人比他更合適這個位置,才讓真骨不可繼位的聲音被壓制下去,讓他成為“合乎繼承禮法”的正統。

反正大唐使者應當沒那麼瞭解新羅國中的情況,還不是他這邊該怎麼胡謅就怎麼胡謅。

但劉仁軌既沒在開場的談話中給金法敏從中主導的權利,此刻也更不會!

他收刀入鞘,朝著旁邊一拋,阿史那卓雲當即接住瞭這把斬人頭顱的刀。

當刀已不在劉仁軌手中的時候,他身上的文官氣質愈發鮮明,隻是他隨後說出的話聽在金法敏的耳中,還像是被人直接將刀架在瞭脖子上。

“所以我方才已說瞭,熊津大都督,也就是安定公主對新羅的國情多有體恤。念在新羅國中缺人而戰事又多有消耗,幹脆放棄令新羅派人前去支援。”

他語氣淡淡,卻無端有種不容置喙,“既不出人,出糧便是!你口口聲聲沒有對大唐不敬之意,可唐軍已自行掃平百濟叛亂,爾等還有何緣由推諉責任。”

金法敏:“新羅國中……”

劉仁軌根本沒給金法敏申辯的機會,繼續緊逼:“我想新羅王應當不會說國中還有缺糧危機?入宮之前我沿途所見,農田正在收獲之中,並未受到什麼天災影響而減産。”

他若想說國中很是缺糧,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金法敏噎住瞭一瞬,好懸沒在唐使的面前有所失態,“不不不,我不是說國中到瞭無糧可出的地步,隻是我剛剛繼位,本該效仿中原,減免稅賦數年,所以今年上繳的糧食數額必定不多。而此前的糧倉累積實在不豐,使者忽然說要這樣多的糧食,我一時之間是真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