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封有備而來的信。
她伸出手,將信封依次拆開,而後為瞭便於閱讀,將那兩張信紙並排放在瞭桌案之上。
李治打眼掃過去就發覺,這兩封信的內容其實大同小異,隻是在皇後的那封信上還有一些細枝末節的交代以及托付,但最要緊的內容是完全一致的,以至於當其被放在一處的時候,好像有瞭雙倍的震撼。
李清月在信中寫道,她很遺憾於大唐沒能有接續上場的年輕將領,又看到阿耶生病,兄長的身體也不好,更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健康且聰明的孩子,需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她雖然是個公主,但公主怎麼瞭?
弘化公主都可以為守住大唐絲綢之路要塞而戰,文成公主可以忍辱負重身在吐蕃,那她又怎麼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將領為父親分憂解難呢?當然可以!
可是她近來學習兵法、騎術、箭術,依然覺得自己的成長很是緩慢。所幸,她聽到瞭弘文館中兩位學子的指點,原來要到東邊戰場上親自經歷戰事,才能成長成一個合格的將軍。
正因為如此,她決定前去尋找老師實地進學,以便早日成長到能為阿耶分憂解難的程度。
隻是想到她這個決定恐怕不會得到準許,她不得不瞞著父母瞞著兄弟姐妹,瞞著伴讀和宮女,選擇偷偷跑路。
不過……
不用擔心她在和劉仁軌碰面之前的安全,因為算上阿史那卓雲,她足足帶瞭五個侍從!
也不用擔心她在渡海之時會遇到什麼船隻失航的情況,她之前開動腦筋,向太史局那邊定制瞭一件航行所用的利器。那原本是要讓人送去給劉仁軌的,現在也被她給一並帶走瞭。
至於路上生病、暈船這種事情,她也已經做好瞭準備。一來她的身體很好,二來她也帶瞭醫者隨行。
等她到達河南道後,她就會往洛陽送一封信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