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劉神威的回答過於果斷,讓段寶元甚至懷疑是自己聽錯瞭。
但劉神威的下一句話打消瞭他的疑惑,“雖然沒有成功,卻弄出瞭另外的一種東西。這個東西沒有炸爐,而是能夠持續不斷地冒出煙霧。”
煙霧?
段寶元隱約覺得自己摸索到瞭點什麼,當即朝著李清月給他送來的那份計劃書上看去,見其上所寫,正是讓他打造出一條假龍。
而煙霧所起到的便是遮掩的效果。
誰都知道,雲從龍,風從虎。
哪怕他弄出來的隻是一條假龍,在有雲霧的遮掩之下,對於不明就裡的人來說,乍一眼看去隻會覺得那是真龍!
是瞭,是瞭!
這法子確實可行!
甚至光是那平地生煙,就已不像是凡間手段瞭,若再加上一條足夠威風的龍……
段寶元已能想象到,那會是一幅什麼樣的場面。
而按照李清月所說,既然是吉兆,總不能在洛陽大搖大擺地做好,然後一路扛到蜀中來,在保密上就不太妙。
倒是他段長史所管轄的蜀中,多的是犄角旮旯的地方,能被用來幹點不適合為外人所知的事情。
這話說得讓人覺得哪裡怪怪的,又好像隻是在事實陳述。
段寶元繼續往下翻去,就見李清月繼續寫道,蜀中比之其他地方,還有另外一個天然的優勢。
顯慶三年六月的施浪詔反叛,並未造成川蜀的動亂,反而一面讓段寶元結識瞭鄰近各州的長官,一面也讓他和洱海南詔有瞭往來。
在他上報朝廷的奏報中就提到過,那位南詔王因蒼山洱海地界上的資源匱乏,多與蜀中貿易往來。
見證祥瑞之人,若隻是段寶元自己,說不定還會被懷疑是他在編造假話,可如果看到此事的乃是南詔人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