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的這一番慷慨陳詞,似乎將這位天子都給震在瞭當場。
他臉上的神情幻變一瞬。
在殿內落針可聞的安靜中,他緩緩開口問道:“你說來日反悔……豈不是在說,當太尉宅邸被圍的那一刻起,朕便必須對他拘捕處理瞭?”
這實在是許敬宗話中的漏洞瞭。
按照他所說,人性是最不能經受考驗的東西。
既然太尉有名有權,又被天子一度懷疑,倒不如幹脆反瞭。
所以為瞭防止這等情況發生,斷絕後患就是最好的選擇。
可這個圍困的決定,起碼在此地朝臣所知的訊息中,都是因陛下不在長安而引發的被迫之舉,怎能作為一個推斷的緣由呢?
若真是如此的話,朝中隻怕要人人自危瞭。
許敬宗顯然也意識到瞭自己話中確有不妥之處。
不過還沒等他回話,已聽到李義府搶先一步答道:“陛下此言差矣,若無前因,何來後果!”
長孫無忌所為,不過咎由自取而已,怎能說是因為這出提前的包圍,促成瞭他的結局。
比起許敬宗,李義府還要急於將這份聯系撇開。
否則他就要成為這個首要擔責之人瞭!
所以隻能是因為長孫無忌先做瞭初一,才有瞭陛下的十五。
李治似乎也被這個理由給說服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