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何,目睹這樣的場景,李清月也將腳步放輕瞭些。
在聽聞她的來意後,他並未因督辦此事的公主實在年幼而有何憤懣,也幾乎沒在那張臉上見到驚奇之色,隻從容回道:“若公主是想問如何令衆僧聽從詔令行事,以修繕天津橋一事施加仁善於洛陽百姓,貧僧確有幾句想說。”
他自書架中抽出瞭幾頁紙張推到瞭李清月的面前,“為陛下指派一並參與修築天津橋的僧侶之中,有幾人在早年間曾經隨同我參與過佛經翻譯之事,在其餘衆僧之中的名望不低。他們已習慣跟隨我羅列計劃辦事,公主若要用他們,不如也遵循此道。”
李清月將這幾頁紙接瞭過來,驚見其上密密麻麻寫著的,乃是顯慶元年之間的佛經翻譯計劃和對應的執行情況。
之所以是“驚”,是因為在參與到俗世事務之中,甚至舉辦瞭無遮大會的情況下,玄奘法師依然完成瞭去年70卷經文的翻譯!將其平均到每天,差不多就是在五天之內完成一卷經文。1
要知道,翻譯經文沒那麼容易的。
不同的經文涉及的佛傢教派稍有偏差,若統籌不當,便會出現當年被呂才抓住痛腳、來上瞭一出駁斥辯論的局面。
玄奘顯然是吸取到瞭其中的教訓,對於每卷經文安排何人參與,都有著詳細的規劃。
所以這分明就是一份古代版的甘特圖!
隻不過是盡數以文字方式實現而已。
若是這樣的話,僧侶之中的有一部分人,李清月就知道應該怎麼管瞭。
她點瞭點頭,“我會參考此事的,若法師不介意的話,可否將其借我抄錄一份?”
她也正好能夠用來記一記名字。這還是管理名單呢。
這又不是今年的計劃,玄奘自然沒什麼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