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一塊在年幼之時就已會思考的璞玉, 不是一般的難能可貴。
可問題來瞭,她圖什麼呢?
她是公主而非皇子啊。
李清月在其中一步臺階上停瞭下來,正因這上下臺階的錯位, 恰好處在俯瞰對方的視角。
當劉仁軌擡頭回望之時,因後方塔外光線照入, 讓這位小公主的臉處在瞭逆光的狀態裡,有些看不清對方的神情。
倒是能聽到她此刻的答話, “老師應當不知道近來宮中一事。”
“我兄長同樣也算年少聰慧, 比我大上一歲有餘,自元月起,便由阿耶選定的老師教習文書。兄長在通讀論語詩經之餘, 也有專人為其將過往史書以故事形式講授於他。”
“六月之時,正好講到楚子商臣之事。”
劉仁軌都問她是學禮記還是春秋瞭, 當然不會不知道小公主所說的“楚子商臣”是什麼事情。
這一段說的是,楚成王原本準備立商臣為太子, 後來又改換瞭主意想要立王子職為太子。
商臣聽聞此流言又核實後,在下屬的謀劃下決定弒君篡位,也就是後來的楚穆王。
若將春秋之中的故事以這等方式講述給孩童聽,是聽得懂的。
但隻怕這其中還出瞭些問題。
果然劉仁軌隨即又聽到李清月說道:“我兄長聞聽這故事後便說,這弒父篡位之事令人不忍聽聞, 為何聖人修春秋, 卻要將其修編其中?”
劉仁軌答道:“這自然是因為善惡刊載書中俱有其道理, 善者持褒獎之意,以勉勵後人, 惡行昭彰於世,以向後人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