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番對話,倒是讓李清月生出瞭一些其他的想法。
如果說,早前險些遲緩一步才想起的萬年宮山洪已經讓她意識到,完全將改變命運的機會寄托在她記憶上,是肯定不行的。
誰讓她隻記著大事和王侯將相的變動。
那麼這趟宮外之行讓她獲知的逐食一事和澄心的來歷,則讓她更加清晰地意識到,她絕不能隻依靠著自己的認知常識去看這個世界,甚至帶有一種後世之人目睹此間的優越感。
現在隻是一句輕飄飄的盛世感慨,誰知道往後會如何呢?
她既想看到母親從現在這個位置上繼續起步,自己也不能走錯路。
別人現在還能因為她是個孩子而對她多有包容,往後卻絕不會的。
她伸手拽瞭拽母親的衣袖。
武媚娘低頭就看見,女兒的一雙眼睛因為聽故事而有些發亮。
雖然也有可能是被宮燈照出來的結果,但還是忍不住讓人望進那雙眼睛的熱切之中。
“阿娘,您給我找個啓蒙老師吧。”
教授一個如此年幼的孩子,聽起來便像個苦差事。尋常人也不會在這等年紀便好好進學,開始那些太過高深的道理。
但李清月覺得,自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便多有三五歲神童之說,沒必要真將表現給框死瞭。
所以這個啓蒙老師是可以找的,最好還能有些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