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她這一個多月裡,除瞭陪同母親一道等著西域來使之外,便隻忙著鍛煉聲帶瞭。
真沒顧得上讓自己拿到個單獨的宮殿。
眼見她是這般表現,武媚娘好氣又好笑地摸瞭一把她的臉蛋,“等你再長大點,非得知道知道不是什麼東西都能拿的!”
“那也是之後的事情瞭。”弘化擡手止住瞭她的動作,認真答道:“眼下這份禮,並非她受不起的東西。這是——”
她斟酌瞭一番用詞,從容接瞭下去:“我以吐谷渾王後的身份審時度勢,對大唐上國公主做出的示好。”
換一個人來說這話,或許還有諂媚之嫌。
由一位曾經是李唐宗室,以公主身份教養的女子說出,則無端令人覺得有幾分悲哀。
可自武媚娘看去,這位選擇瞭恰當時機還朝的和親公主臉上,絕無任何一點自嘲的意思。
就算弘化沒說,她也知道,比起昭武九姓面對大食的入侵,吐谷渾的處境也未必好到哪裡去。面對吐蕃外敵日益崛起、步步緊逼,她沒有這個多餘的時間悲秋傷春。與大唐保持足夠親近的關系,以便能在日後得到快速的支援,對她來說才更重要。
“審時度勢嗎……”武媚娘心中默念,對她這番心路歷程大致有數瞭。
“對瞭,說到馬匹倒是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弘化像是閑談一般隨口說道,“昭武來使途徑吐谷渾的時候,有意同我們做個買賣。”
“馬匹買賣。”
第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