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纵观历史,怕是都没有哪个皇帝跟他一样,兄弟们多的两只手数不过来,且个个都有本事。偶尔政见不合的时候,七八个一起反驳他,真叫他这个当皇帝的吃不消。

但那个念头立刻就被他掐灭了,他不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大麻烦。

倭国隔着海,路途不便,西藏、四川、云南一样不好走。既然要建第二支,第三支远航船队,这条海路迟早都会热闹起来。

老八,这是也学会为大清的未来着想了呢。他学识,眼界原本也不在自己之下,满朝“贤”名,也不仅仅是有银子,脾性温和就能得的。

鄂尔泰、孙嘉淦、赫奕、老五、十五、弘皙、弘曦、弘昂……

雍正帝心里一个个盘算去倭国治理的人选,三年一轮换,适龄的侄儿们都能放过去历练。

这麽巴拉着人选,他心里又觉着兄弟们多,侄儿多是好事了,不缺人用!

选秀结束,弘历、弘昼和允祎领了差事,随着老十三一起,代表雍正帝去天津港码头,迎接凯旋的将士们。

送老八、老九出征,雍正帝亲自去的。原本,他也计划亲自去迎,但年贵妃和福惠病了,他不忍心在这时候离开。

天津港虽然不远,但他这次去,是要以帝王的仪仗,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去迎,那速度就慢了。

老十三也劝他,“皇上带着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同样是以国礼致敬。”

雍正帝想了想,弘历都有福晋了,也是可以办差的年纪了。

这是一个信号,代表着弘历、弘昼之后虽然仍在上书房读书,但他们会时不时的领差事了。

领差事意味着弘历、弘昼从深宫走向了朝堂,文武百官会默默评估他们的能力和品行,以及,是否是一个好的君王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