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火耗归公的旨意在秋季的赋税收上来之前,各州府县全都知道了。

没人反对。

原本就心疼百姓的州县父母官,巴不得朝廷能定下比率,这样上峰和继任者就没了往上加的理由。

之前从这上头捞了不少银子的官儿,这会被太子爷查亏空贪腐的狠厉吓得瑟瑟发抖,很是庆幸这事儿可以就此勾销了。

那旨意上说了,“先前各地火耗银子多少不一,不成规矩法度……日后,皆按此数来定,收归国库。”

不就是说,从前朝廷没规定,各地拿得有多有少,以后都不许拿了?既然全都有拿,还如何定罪?是朝廷之前没说不行啊!

秋税收上来之后,户部就紧锣密鼓的忙起了养廉银子发放。历史上10-100倍俸禄的养廉银子,在康熙帝这里经过精打细算,没有超过20倍的。

比如,原本总督为13,000至20,000两,将近100倍,这会变成了3500两至5000两。

原知县400到2000两,现在根据各地穷富,定在了400两至1000两。

均是按政绩来定,相当于年终奖了。

“这会朝上倒是没人说数学不好了。”康熙帝看着吏部户部请求调新科进士协助核算的折子,决定拿到早朝上,让人大声念几遍。

白给人银子,哪怕是从火耗中来的,康熙帝也觉着别扭。

那就干得好的多得,干得不好的少拿,心里好歹舒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