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康熙帝很喜欢在批折子的时候,让弘历、弘昼在一边看书。
他年纪大了,本就少眠,往日里是习惯在睡前看看传教士的译本。这几日都在思索“千古帝王排名”问题,越发睡不着觉。
越想是越不甘心,怎麽就前五都排不进呢!
他把自个从八岁登基到现在,五十多年发生的大事,都反複拿出来评判。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怎麽看,前五都是妥妥的!
那就只能是后头发生了什麽事,拉低了后世对他的评价。但他细细琢磨了几日,怎麽都想不出会是什麽事儿。
第34章
两百年国祚,证明这皇位他是顺当传下去了。他理政勤勉,往后也不可能懈怠。哪里报灾,免哪里的税赋,对朝臣百姓都颇为宽容。朱三太子已死,白莲教销声匿迹,汉人也不再反对他这个满人皇帝。
他不信自己会突然变得昏庸无道、残暴好杀或是横征暴敛,以至于让朝臣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想来想去,问题还是出在那个“科技进程”上。
先保住这个前五!
但他又对这个“科技”两眼一抹黑,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这事儿,还得靠弘昼的心声。
只这心声吧,他也是思量过许久了,跟他最先想的不一样儿。它似乎并不是为了“示警”,也不在乎有没有人听到。它只是知道得太多,遇到了感兴趣的事,随意说几句。
那他就只能叫俩孩子时常在身边,多说说政事,好叫它能多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