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

反应过来后,百官的关注点落在了杜构反複提到的一个人身上——宋子安。

按照杜构的说法,小渔县能有今天,离不开宋子安的支持。

是他研究出了鱼类运输方法、提高捕鱼效率、还帮助百姓养殖。否则只靠着杜构,万万做不成这个样子。

百官心里火热起来。长安可不止宋子安一个学格物的,杜构可以做到,那他们也可以!

各部长官纷纷求见李世民,想要几个格物考生到他们部门,各地官员得到消息也纷纷上奏表要人。

李世民可得意了,这叫什麽?当初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叫你高攀不起!

他高贵冷豔地问:“当初你们不是说格物考生到你们部门无用,都不肯要吗?”

衆臣也后悔呢,他们也没想到格物生手段这麽多,再也不敢想当然地说用不上了,说不定人家在什麽地方就能帮上忙呢。

李世民狠狠吊了他们几天才松口:“你们的请求朕允了……”

衆臣大喜,刚準备谢恩,李世民又悠悠开口:“……不过去年和今年两科的格物考生已经进了实验室,你们想要就等明年的科举吧。”

衆人:“……”

他们想起来了,去年科举后李世民把实验室设为正式朝廷部门,有官职有品级,和太医署差不多的那种。

当时他们没放在心上,一则实验室出了不少成果,受到重视也是应该的,二是他们以为李世民是为了安置格物学的考生,他们不肯要人已经很心虚了,哪里敢再多说,上赶着当出气筒吗?

反正实验室是新部门,不会抢他们的位置,平时也不在朝堂上说话,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要紧。

现在知道要不要紧了,他们的人才啊!

他们的宝贝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