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还有个故事,说是萧瑀从前骂一个领兵的将军,激情开麦大半天,对方悠悠打了个哈欠,茫然地问旁边人:“他在说什麽?”
从那以后,萧瑀骂人都是大白话了。
这倒便宜了看报纸的普通百姓,这文章他们能听懂啊!萧瑀他们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听了别人科普也知道了,这可是大官啊!
不愧是文化人,骂得真带劲!爱看!
正如李承乾所说,没有骂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大部分人是不介意毒舌的,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反正百姓很喜欢萧瑀的文章。
嗯……配合文章中所说的,某种风气不正之人难看的脸色,食用效果更佳!
至于程知节,他也写了一首诗。
写诗没什麽,这首诗也不是什麽惊为天人的佳作,甚至比不上虞世南那首。
但这是程知节啊——擅长领兵打仗、以武功封爵的大唐知名武将!
武将!
对百姓来说,程知节就是个大老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嗓门能掀翻屋顶的那种(实际上也差不多),实在想象不到他提笔写诗的样子。
可能程知节当街提刀砍人都更好接受一点[狗头]。
他们不知道的是,程知节其实出身颇好,曾祖父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祖父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他的父亲则为济州大中正。
出身世代官宦之家,程知节打小就上学读书(虽然经常迟到逃学上课睡觉),勉强算是个文武全才了。
只是后来跻身军伍,战绩卓越,百姓只知其勇猛,却不曾听说有什麽智计,便以为他是只懂沖锋陷阵的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