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庄子很大,种满了各种各样的作物,正值初春,作物已经长得很好,很多庄户在田间劳作,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李承乾几人从田间穿过,先去河边看水车。
是的,学生们在这里研究水车。
这时候已经有水车了,最常见的是翻车,因为形似龙骨,又被称为龙骨水车。只要人踩踏拐木,就能带动下面的木板沿着木槽向上移动,逐渐把河里的水带到地面上。
还有一种新型汲水工具,形状是一个大木轮,要李承乾来形容的话,他觉得像是摩天轮。这种筒车可以利用水流的力量将水汲到高处,可以解放人力畜力,但因为需要较大的力将水运到高处,它需要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才可以使用。
这个条件算是比较苛刻了,很多地方根本用不了。
现在学生们研究的,就是一款不用人力操控,还不那麽挑使用环境的水车。
这是完全可行的,李承乾在研究农业发展进程时看到过,有一种水转翻车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算是水车发展历史上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可惜的是他没有在系统商城找到这种水车的构造图。
不止水转翻车,李承乾想找其他先进翻车的设计图做参考,但也没有找到。包括之前的曲辕犁,也只有发展史上的只言片语,提供一个框架罢了,细节都是陈淑慧她们一点一滴琢磨出来的。
系统遗失了太多资料,很多太过複古的技术都没有留下。
得到“複古”评价的李承乾:“……”
不过想想外界灌溉都能直接让老天下雨,又觉得这个词不算辱没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