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这样效率快一些,不用像之前那样,用好几年时间才培养出一批人才。

因为可以当先生的人多,大家轮换着来,不会耽误太多时间。李承乾也没有亏待他们,每个人上课都会有补贴,家里不太富裕的学生就更乐意了。

就是东宫的财务系统不太乐意。

李承乾给先生的补贴不少,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东宫虽然不缺钱,但也经不住这样造啊。

李承乾挠头:“那我想办法吧。”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李承乾就跟李世民提起此事,李世民漫不经心道:“这有什麽难的,朕让民部给你拨笔钱就是了。”

“那要是裴阿翁不乐意呢?”李承乾撅撅嘴,“裴阿翁天天喊着国库空虚,阿耶耳朵没起茧子,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李世民:“就算国库空虚,这点银子也拿得出来。”

不过想到裴矩刚‘不情不愿’地帮忙安置了几十号学生,现在又让他给小学堂出钱,还真不一定能要出来,李世民的话顿了顿,若无其事道:“不行就从我的私库走账。”

李承乾嘿嘿一笑:“其实也不用这麽麻烦,如果物化生学堂能并入国子监,成为六学之后的第七学,那裴阿翁就没有理由不答应了。”

国子监下辖有六学,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这六学的学生念书不需要束脩,而且食宿全包,一切费用由朝廷承担。如果物化生学堂也能享受这个待遇,自然就不用担心待遇问题了。

李世民:“……这才是你的目的吧?”

什麽承担不起花销都是幌子,最终目的还是物化生并入国子监。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承乾也不瞒着了,仰着脑袋“昂”了一声:“物化生这麽有用,并入国子监不是应该的吗?说不定很快大唐的学堂都要教物化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