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史太夫人可不是大孙子回来才想起要给他议亲的,贾瑚还在海上飘着的时候,她心里就在盘算人选了。可惜贾瑚飘了一年又一年,有两个姑娘都嫁人生子了,搞得史太夫人心情十分複杂。

贾珠去世以后,史太夫人更是拿定了主意,等贾瑚一回来就让他成亲,绝不能耽搁。

因为先前看中的姑娘已经嫁做人妇,史太夫人一时间也没有更适合的人选,便把儿媳妇们叫到一起商量。

邢夫人开门见山地表示,自己出身低见识少,偏偏贾赦看重贾瑚,想要挑个四角俱全样样都好的儿媳妇,她实在是无能为力。

王夫人的心思比邢夫人还要纠结,邢夫人是想掺和但是掺不进去,不得不放弃。她们王家的门楣倒是够的,只是她的内侄女已经和贾琏议过亲,两家没能达成一致。现在换成贾瑚,两家成就了好事自然什麽都好说,可要是成不了,王家的面子往哪里搁。可要是不和贾瑚拉近关系,元春在宫里可怎麽熬,只要还有一丝机会,王夫人就舍不得放弃。

“亲戚家的女孩子们,要不就是已经嫁了,要不就是年龄太小……”史太夫人的想法比起儿媳妇们就简单多了,她单纯就是觉得大孙子到年龄了,该成亲了。

“小几岁不要紧,关键是要知根知底……”王夫人不好把话说得太明显,只能拐弯抹角地提示。如果把範围扩大一点,贾瑚的婚事肯定抢手,她们王家的姑娘可就不见得有机会了。

“咱们这边没有,张家那边有合适的也行。”也不知是没听懂还是怎地,史太夫人想到贾瑚的外祖家了,她对张夫人的人品性情一向都是认同的。

王夫人气急,却还面不改色地提醒道:“张家向来姑娘少,大嫂那辈儿就她一个。瑚哥儿的表姐妹也只有两个,大的去年刚嫁了,小的还没到十岁呢。”

邢夫人见状便道:“也不见得非要是张家的姑娘,他们认识的人家里头有合适的就好。”贾瑚是张家的外孙,他和外祖家的关系一向不错,娶不娶与张家有关的姑娘,对邢夫人来说毫无区别。

婆媳三人商量的最终结果就是过几日请贾瑚的舅母上门一叙。

数日之后,贾瑚的大舅母、三舅母联袂登门造访。

史太夫人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希望舅母们也帮着相看一下。张大太太和张三太太互相看了一眼,张大太太才开口道:“瑚哥儿的婚事老太太不用急,有空问问他自己的意思也不迟。”

见史太夫人不明白张大太太的意思,张三太太又帮着补充道:“虽说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瑚哥儿的情况又有些不同……”

等张三太太说完贾瑚这几年在海上的经历,史太夫人和邢夫人、王夫人都惊呆了。她们知道贾瑚在宫里挺得脸,可具体到了什麽程度,因为贾瑚从不细说,所以她们都是不清楚的。

“圣人命令船队出海好些年了,带回来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可听我家老爷说,最有价值的就属这一回。”贾瑚的外祖父已经致仕了,大舅舅却还任着户部尚书,消息自然是很灵通的,“前些日子东宫的小皇孙得了疟疾,险些不治,也是亏得瑚哥儿从海外带了神药回来,才侥幸救了回来。圣人如今让瑚哥儿去了神机营,可见对他的信任和看重,他的婚事千万来不得马虎。”

张大太太虽然没有明说,可她话里话外只透着一个意思,就是贾瑚前途无量,他爹混得明显不如他。贾家既然指望贾瑚重振门楣,就最好不要干预他的婚事,免得弄巧成拙,挑错了人家。

张大太太话说得委婉,兼之她确实没有冤枉贾赦,史太夫人叹了口气,倒也接受了这个说法。寻常勋贵人家的子孙,在贾瑚这个年龄大多毫无建树,前途也还需要长辈提携,自然对自己的婚事没有发言权。贾瑚却不同,他爹空有爵位没有实职,他小小年纪就在皇帝面前挂上了号。如此情形之下,和什麽样的人家联姻更合适,只怕贾瑚自己看了才是最準的。

史太夫人最在意的是家族前途,邢夫人一心只想跟着继子沾光,张家两位太太很容易就说服了她们。至于王夫人,她的不满无足轻重,不提也罢。

“然后呢?他们就不催你了?”司徒堇有种风水轮流转的错觉。

“我说我要先立业再成家。”贾瑚太了解史太夫人和贾赦了,比起他个人的感受,他们更在乎的还是他能带给贾家什麽。如果他晚几年成亲能找到家世更好的姑娘,他们自然是可以接受的。

“这能管用多久?过几年他们还是得催你吧?”司徒堇很担心贾瑚到时候再上演一出离家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