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竟然都是一个母亲说出来的。
而且她好无私,做得这一切,全都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真正需要改造与解放的,还有很多成长在畸形三观里的女孩子……只有女性自己觉醒了,我们的声音团结在一起,往后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啊,不说了,门钉肉饼上了!】
各朝的古人们还是不能共情林菱,反而更加共情了那个只生了女儿的妇人,朱元璋就奇怪了:“只有一个女儿,思量着招赘不是很正常麽?难不成后人不招赘?”否则女儿外嫁,家里只剩两个老人,没有壮劳力,岂不是要被人欺负死?随后又震惊道:计生?啥意思?不许多生娃儿麽?
朱标微微思索,便解释道:“林姑娘的意思只怕是,不论是否招赘,在她的心里,应当都要女孩儿自个愿意,而不是被母亲逼迫,她们似乎特别看重‘自愿’这事儿,不喜欢父母做她们的主。”
朱元璋不吭气,心中却在想:不听父母之言,还忤逆父母……没点规矩!父母岂会害自己的孩子?即便严厉些,不也是为了自己这些龟儿好?他平日对儿女都严,难道就不爱子了吗?
不过对于第二个“生了孩子跟娘家姓”,古人们就无法共情了,这的确是不可能的,夫家怎麽可能会同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生的孩子不论男女,那都是夫家的血脉了,跟娘家可没关系!
不过……除非那女儿娘家是豪强大户,家里资産丰厚,那夫家若是不地道,本着想吃绝户的心思,估摸着会把其中一个孩子送回去,但等那父母死了,偌大家産还不是夫家的了?不过这事儿,那娘家的亲族只怕不会同意。
古人们对于这类事都讨论得很起劲,但林菱实在心思被肉饼香飘了,还真的压根不说了!她一看那皮薄馅大、圆鼓鼓煎得金黄微焦的肉饼就口水直流,一口爆汁,满嘴都是肉香,她嘴里全是饼,外焦里嫩,太好吃了!
这时直播间忽然有人问道:
【那个女人:你说的那个《出嫁女》的电影没看过,可以分享一下吗?】
林菱吃着肉饼的空隙看见了,便随手掏出平板,嘴里肉还没咽下去便嘟嘟囔囔地说:“有,电影太长了看不完,可以给你们分享看剪辑的短视频。”
于是找出来平台本来就有的电影讲解短视频,放给直播间的人看,自己又能不中断直播,又能专心吃肉饼,一举两得!
于是古人们的眼前便缓缓地出现了一幅色调有些陈旧的画卷,画卷上是热热闹闹的出嫁队伍,鲜红的花轿里,一个穿红戴绿的年轻女孩儿神色并不喜悦,她呆坐了一会儿,缓缓地掏出了一根麻绳吊在了花轿的顶上,没一会儿,花轿那垂落的红色门帘下面,便僵直地伸出了一双白袜绣花鞋……
第90章 觉醒种子
◎种一颗小小的种子吧◎
那剪辑的短视频果然很短,短得不过须臾,便看完了五个女孩儿不同的人生却又相同的结局,各朝古代的男人们,鲜少从女子的目光中去看待这些习俗,他们有些人还是不以为然,为着不能上桌吃饭,便也值得寻死觅活?
但真正触动了心肠的,却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宋朝以后、尤其是明清的女子们,有些苦,熬一熬便过去了,人总是会自我保护,不会过多回忆痛苦,时日长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了。
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这些像那《出嫁女》一般寻死的女孩儿,或许都已数不尽了,如今不过是有人将证据摆在了面前,但却还要推卸责任般,至多,哀叹一声:“这就是女人的命,活着不由已,死了也不由己。”
可什麽才是女人的命呢?
南宋末年,松江府乌泥泾乡野的一座不知名村子里。
十二三岁便被卖做童养媳的黄氏还不知道自己是仙迹曾经提及的那个黄道婆,她日複一日忍受着公婆的打骂、丈夫的呵斥,已经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与愤怒,却还没勇气逃离,外头世道乱,朝廷还抓逃人,她又不知还能去哪里。
因此日日蹉跎至今。
唯一带给她慰藉的便是仙迹了。
仙迹提及的黄道婆,也让她耳尖微微一动:她姓黄,她也是童养媳,她与那黄道婆一样啊!真羡慕她,日后流芳百世了!
可如今的她,却是当牛做马、洗衣做饭、生儿育女,丈夫与公公下了田回来,会因为她忙活了一整日家里的杂事、上山打猪草回来晚了,没能一回家就吃上饭大发雷霆,而婆婆则会帮腔骂她没用的东西。
她背着襁褓中的婴儿,连片刻停歇也没有,伺候完公婆与丈夫吃饭,又要洗碗刷锅,再烧一壶热水,给躺在炕上抽袋烟的丈夫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