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却笑着指着月壤斜后方一张月亮的清晰“照片”,激动道:“陛下您看,月亮果然是个丸球,不是个白玉盘!”
唐朝时期,他们已经能够观察到月亮的形状是个球形,还写进了书里,并且还知道月亮上十分寒冷。
“月上无法种菜,或许也不是那样惊讶的事儿,”汉武帝时空,刘彻细细想了想,“月禀日光而成形兆,月光乃出,故成明。月亮本就属阴,假借日光才能发光,如此听来,这气候听着便不好!”
早在西汉时,日夜都在观测天象的官员们便发现月亮自己不能发光了,古人的天文知识其实已经很先进了。
东汉,张衡更是无比激动地与身边的同僚说:“我想的没有错!我说得果然没错!你们看!我就说了,月食不是天狗吃了月亮,是太阳被大地挡住了!”
月壤的展柜附近挂着有关月亮的天文现象小科普,其中便描述了月食的形成,图文并茂。
不仅有月食,还有月环食、月晕等知识,让激动得快要语无伦次的张衡当即撕扯下自己的衣袍,连忙将上面的文字与月食形成图中日地月的位置画了下来,一边画一边流泪:“还有……我早已用浑天仪证明过了,大地是圆的,大地就是圆的,你们如何都不信!如今可信了吧!”
张衡画完了以后便怔怔地对着日月星辰流泪,好美啊,好美的星空……原来这便是我们的天地,后人称其为地球,竟在这洪荒宇宙中显得如此湛蓝美丽。
这时,讲解员讲解到了月壤后面,又更加兴奋了:
【大家看,在我们月壤展柜的正后方,还展出了咱们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大家过来这边看,看到这个悬挂在返回舱上那个红白相间的降落伞了吗——这就是嫦娥五号返回舱的降落伞主伞!嫦娥五号回收着陆系统采用了两顶江降落伞,分为减速伞和主伞。这两把降落伞,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这个降落伞又轻又先进,嫦娥五号返回舱能够成功着陆将月壤带回来,这顶主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哦。】
讲解员格外骄傲地挺起胸膛:“这都是真的哦!放眼全国就来我们韶山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