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配合主力部队形成合围参与决战本就有错、归军还姗姗来迟,更是大忌!如果这一仗的元帅不是卫青,可能就因李广失期而大败了!

卫青当然也生气啊,质问他去了哪里,李广可能觉得丢脸不愿多解释,而且他误以为卫青是故意不给他立功的机会,让他绕远路。其实卫青只是在执行刘猪猪的命令。卫青因李广避而不谈,便命令监军官吏审问他,被刀笔小吏审问,李广更觉得屈辱、愤懑。

李广当然也知道自己老了,也渐渐不得汉武帝信任了,这是最后的机会,是生命中最后一战,可却还是窝囊地结束了,人生已无望,又何须茍活?于是他愤而自刎。】

【幼儿园扛把子:卫青心里一定在os:“我赢得太快,怪我喽?”】

汉武帝朝,李广呆愣住了,刘彻也没想到李广竟然是如此落幕的,一时也默默无语。

汉文帝年间,刘恒看向还年轻的李广,长叹一声:“你啊,之前便有人对朕说你性子过刚易折、太过自傲,朕还不相信,如今……何至于此呢?”

汉朝是可以用金钱赎罪的,以李广为大汉征战一辈子的忠心,就算回去要被汉武帝问罪,也可以用钱赎罪,不会死的。可他偏偏选择了最激烈的方式来终结自己的一生。

年轻的李广沉默了片刻,重重地摇摇头:“陛下,后人知我,此等境地下,我绝不愿窝囊茍活了……但后人说我野战无能、品德有亏,想必我定有不足,陛下,我会严以律己,朝兢夕惕!”

林菱将网友的留言念给爷爷听,爷爷听了也赞同地说:“你看,这位朋友说得多好啊!历史学得很棒啊!”

【我很认同这个秃头网友的话。李广肯定不是完人,他杀俘,他还气性大、性子倔,但我们也应该尽量客观地评价他,为什麽呢?因为我们在推崇卫霍的时候,完全不必用李广来做对照,卫霍之所以为卫霍,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如天上之日月,已经足够闪耀。

李广的军事能力肯定比不上卫霍,这是一定的,但一个历经三朝、用一生都在为大汉征战的老将,即便他无法战无不胜,即便他愤而自刎,或许也应该给他一些掌声。

还有一句话也很好,一个人强大,不是看他胜利了多少次,而是看他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仍能一遍遍站起来。但很可惜,李广却最终还是成了个项羽式的人物,他没能过了自己那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