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说来那是遗迹迷宫的基础设定,会把现场所有生命当中获得其他生命信仰最多的那个生命关到核心区里,然后让剩下的生命去拯救她。

「祂」可喜欢这样的戏码了,觉得自己也应该被拯救,然后再反过来拯救其他生命。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所有的生命都依靠自己,等着自己为它们赐下祝福,它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祂」封存自我,从此不再问世。除了鼓励这里的生命自强自大,何尝不是疲惫过后想要休憩?

几万年的赐福生活,就算「祂」再怎麽乐观开朗,也还是觉得有些疲惫。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疲惫感,好像自己一直在做支出,但得不到足够的回馈,以至于最后内耗成了空虚。尤其「祂」本身很喜欢这些生命,做不到对它们的危难无动于衷,一旦它们开始祝祷祈求,就忍不住作出回应。

慈母多败儿。

不知道哪个异世界传来的话语在这里形成了深刻的道理,如此反複,如此揪心,「祂」犹豫不决,困惑不已,最终有了这座遗迹迷宫的诞生。

「祂」不是不爱它们了,也不是不再管它们了。「祂」只是累了、倦了,不想以后事事都管了。当然,祂可以以祂的神格起誓,如果它们陷入到无法挣脱的绝境,祂还是会出手帮忙的。

「祂」只是不想重複过去到生活,日複一日做着负反馈的工作;「祂」只是希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帮我、我帮你,情绪上相互成就,而非原来那样浮于言表,经不起一丝半点的深挖,只剩下一个内耗严重的自己。

话题回归到当下,眼前这个戴帽子的蓝色小哥,想要找的就是被关在核心区的那位吧?

这倒是很符合神明大人的要求。

神明大人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外面的生命去救核心区里的生命,如果核心区的生命自己出来了,那就违背了神明大人的初衷。「祂」不是想要神明帮信徒,而是想要信徒帮神明,让神明知道自己的赐福是有足够的反馈的。不然它们两颗有着引路、考核、指导作用的珠子是不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