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奉先殿祭祖,太庙可比奉先殿的规制更高。
就从一年之中祭拜的次数和意义就可以看得出来。
太庙祭拜分大祭拜和小祭拜,四孟、岁暮、清明、亲政是大祭拜,每次举行仪式都十分盛大。而皇帝生辰、逝去皇帝的忌辰、上徽号之类的是小祭拜,档次就要低一些。
而奉先殿除了逢年过节都要祭拜外,皇上遇见什么喜事,比如册封一个高位分嫔妃,打赢了一场仗之类的,都可以跑去奉先殿祭祖,这档次明显低了不少。
所以一般情况下去太庙祭拜都是皇帝本人自己去,当然也有突发情况,比如现在弘历这种,皇上生病了,就派自己信任的人去。
可一般情况下,当皇帝的不是病到很严重的程度,都会自己上,都不会把这种机会让给别人,尤其是这个人还是自己同父异母,之前隐约和自己争过皇位的兄弟。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和亲王弘昼什么时候和弘历争过皇位呀!
就只说一件事,就足以让知道弘历真性情的人,知道为什么弘历会对弘昼防备。
先帝当年册封两人位和硕亲王,给弘昼的封号是“和”,满语是huwaliyaka,意思是和谐、友好。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先帝当年被仁皇帝册封为和硕亲王的时候,仁皇帝当年夸先帝兄友弟恭,所以特意赐了他“雍”做封号,“雍”的满语是huwaliyasun tob,huwaliyasun是和谐、友好、tob是公正的意思。
咋一看不是一模一样,只是意思一样。
可从古至今很多皇帝废太子意选哪个儿子做储君,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理由——废太子是因为太子不类己,意选某个儿子为太子,是因为这个儿子类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