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有上一世的记忆,加上文老这几年的实践经验,一综合,把玉米的事说得头头是道,众人仿佛已经看到了粮满仓、谷满院的场景。

皇帝听了大喜,“既进了工部,这事就还由你负责。只是你初入官场,粮食问题关系到天下苍生,事关重大,还需有个人在一旁监督指导。工部几位爱卿事多责任重,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人陪你。这样,朕的几个儿子,老二不在京,老四老五年龄小,剩下老三和太子。”

“老三战名在外,骁勇威严,除了脾气有点儿冷,不爱理人,文韬武略,哪哪都好。做事尤其谨慎周全,严于律己,对手下管束也严格。像你这样初入官场的,到了他手底下,怕是要遭些罪的。”

皇帝看着贾环,顿了顿,笑道,“至于太子吗,朕一手带出来的,是个好的,温厚和善。你若跟着太子,想必能学到很多东西,大有益处。这两个人,你选一个,陪你负责玉米的事。”

这哪是让他选合作伙伴,分明是逼他站队的。

京城之内,三四岁的小孩儿都知道皇帝和元后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皇帝爱屋及乌,偏爱太子。

玉米的事,惠及天下百姓,办成了,名利双收。皇帝这是在极力向他推荐太子呢。

贾家本就是皇帝这一派的,支持太子。当年元春加封,贾政还专门去了趟东宫。他是元春庶弟,在皇帝眼里,他理应站在太子这一边。

没想当年彩云一语成谶。他这殿试还没结束呢,就得先还三皇子人情。

也不能全算还三皇子的人情,宝钗现在是太子侧妃,薛家为太子敛财,哪怕薛蟠已经没了,但薛家还在,就凭当年薛家抢他生意这一件事,他也不会选太子。

战功赫赫的三皇子和无功无过的太子,除去皇帝的偏爱,太子在三皇子面前根本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