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有些尴尬,贾环能中,对贾家自然是好事,但看太太和老太太的态度……这要是宝玉中了秀才,今儿个就真是喜上加喜了。

只有迎春姐妹几个和宝钗,轮着和贾环道了喜。

贾政把贾环单独叫到书房,一脸喜意,却故意板着脸,“既要参加院试,为何不说。我给你单独请个先生指点指点,也不至于最后一名。”

“儿子怕考不中被人笑话,就想着自己先去试试,中了自然好,不中也不叫人挂念担心。”贾环半真半假地答。

贾政点头,十一岁的秀才,满朝也没几个,看着贾环越发满意。

“科考之路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参加考试已是强过很多人,你年纪又小,哪里会有人笑话。”

“儿子知道了。”

贾政又问,“学堂里的课业可都学好了。”

“之前病了一段时间,落下了很多功课……” 贾环低着头,声音也低了不少,听着怪可怜的。

“那就继续在学堂里跟着夫子学习。”

“是。”贾环答。

“莫要骄傲,中了秀才,科举之路也只是开了个头。乡试的难度可不是院试可以比的。族里的学堂终是有限,等你把落下的功课补一补,过个一年半载的,年龄再大一点儿,身体养好了,我送你去国子监。”

贾政顿了下,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怨我和太太、老太太偏心宝玉。但我只剩你和宝玉两个儿子,宝玉是你嫡兄,日后,总要你们两个互相扶持的。你大姐姐在宫里,三姐姐日后也要嫁人,娘家兄弟若是站得稳、靠得住,她们日后的日子也顺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