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有太宗皇帝之风。”王忠嗣来给李长安送行,他满脸严肃,拱手,“此战凶险,臣不比多言,只望公主一切小心、旗开得胜!”
李长安眨眨眼:“好哦。”
王忠嗣以为她走的是兵家四派中的兵形势,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就是霍去病和李世民这个路线,指挥专一,先发制人,兵贵神速,缺点就是总孤身犯险,危险性大。
可李长安自己知道她就不是兵形势。
在别人眼中,寿安公主亲领三千精兵,破潼关、入长安,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与安禄山决一死战,等同于霍去病深入大漠和匈奴王决一生死,危险系数五颗星。
在李长安眼中,潼关不用打,自己人,长安城守城门的人现在也是自己人,史思明帮她把安禄山周围的防守力量调开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狗咬狗打成一团没心思提防外敌,这时候就该趁机里应外合把逆贼一网打尽。
她最擅长的战术也不是以少打多、兵贵神速,她最擅长的战术是给敌人上负面状态,增强己方。
敌人太强怎么办?那就给他们挂上“内忧外患”“兄弟阋墙”“父辞子笑”“君死臣笑”“敌在内部”负面状态然后再打就容易了。
尤其是“敌在内部”这招,李长安用得最为得心应手,她的所有敌人都吃过消息不对等的亏。
不过李长安也没有告诉王忠嗣她的内应不仅有守潼关的薛嵩一人,既然王忠嗣觉得她比霍去病和李世民还勇敢,那就让他接着这么觉得吧。
反正王忠嗣的滤镜太厚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将军放心,我这次必定要用安禄山的尸体祭我大唐江山。”李长安一拉马缰,爽朗一笑,意气风发。
“我先带精兵突袭长安城,杀死贼首安禄山,将军在后带着大军随行,此行,必定要收复长安!”李长安声音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