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啊。

这么一想,兰堂先生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然呆呢!

虽说“兰堂”只是兰波失忆状态下呈现出的模样,而一个人的人格和自我,很大程度是通过过往的人生经历和由此诞生的记忆和认知构筑起来的,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因为记忆缺失就轻易改变的,比如——阿蒂尔·兰波确确实实是一个本性温柔,在不刻意自我伪装起来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笨拙、一点点孩子气和不止一点点天然呆的男人。

这样的他会受到蓝染的吸引,会觉得鹿岛响希值得被自己以与成年人交往的礼仪相待的同时,又应该被当作小朋友来呵护关照,实在没什么好奇怪的。

只不过与早已看穿了这一点,说不好是不是有意以此为基础在与兰波的交往中“投其所好”了那么亿点点的蓝染不同,鹿岛响希既没有重点关注兰波性格中这部分既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成为被人利用的“缺陷”的特质,也没有有目的地借助其来拉近与兰波之间的距离。

他始终表里如一,一直就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

当然,这不是说鹿岛响希完全不会去考虑周围人的想法和心情——如果他真是那样一个人,兰波根本不可能不知不觉间与他亲近起来。

而是说鹿岛响希不会在意别人是什么性格,也不会顺着对方的喜好改变自己。

他无论与任何人交往,都是那副原原本本、属于他自己的模样。

是蓝染没有想过教会他如何圆滑处事吗?

绝对不是。

在那天鹿岛响希与魏尔伦之间的言语交锋中,虽然前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强烈的鹿岛响希个人特色,让人感觉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得很,但太宰治在最初对鹿岛响希那过于自我中心的发言的惊讶过后,回过头来再去品味的时候,慢慢地,他察觉到,鹿岛响希在与魏尔伦的交流过程中,并非刻意为之,只是自然而然,或者也可以说是本能般地熟练运用了某种让太宰治感到有些熟悉的、与某人一脉相承的“语言艺术”。

只不过其被掩盖在鹿岛响希那过于鲜明的个性之下,很难让人察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