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导演。格,奥斯蒙德,你愿意担任《窈窕淑男》的联合制片人吗?只是挂名,不需要你出资或者为电影做些什么,如果《窈窕淑男》能够获得提名或者最佳影片,你可以和查理斯共享荣誉。”
在1999年之前,奥斯卡并没有对获奖电影的制片人领奖人数做出严格的规定,《莎翁情史》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时,五名制片人就一同站起身,共同登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
一些星二代、富二代想要进军好莱坞时,也会将自己的名字加在某部电影的制片人名单上为自己增添名气,即便他们什么都没有干。
在好莱坞看到一部写着十几个制片人名字的电影,算不上什么特别稀奇的事。
而且,共享名誉并不意味着共享收入,对查理斯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他可以接受,做出让步。
这样一来,虽然奥斯蒙德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当中,电影却挂着他的名字,也能说服哥伦比亚,并且糊弄不了解内幕的圈外人可口可乐公司。
而达斯汀·霍夫曼则可以保留原本的剧组班底,并且顺利地从哥伦比亚手上拿到投资,不用再计较算计是否要邀请其它制片厂加入,分一杯羹。
表面上,奥斯蒙德也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白捡一份荣誉。
但担任制片人的方案对奥斯蒙德有好处的前提是,《窈窕淑男》表现优秀,口碑出色。
实际上,他还是得承担不小的风险。
如果《窈窕淑男》口碑滑坡,他也得跟着遭殃,被媒体、影迷批评,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制片厂对他的信任也会因此瓦解。
奥斯蒙德其实并不怕。